英草凤宁贴的适应症包括:痛经、闭经、经血不调、盆腔炎、带下、散寒理气、荣血化淤、消化祛湿、舒经镇痛、通畅气血。
1、经期紊乱,周期不正常。
2、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痛经。
3、经期恶心、呕吐,食欲不振。
4、月经期间经血少而暗黑,经期时间短。
5、经期面色苍白、四肢冰冷,情绪暴躁。
6、遗传原因引发的痛经,经前经期都疼痛。
7、女性经期小腹疼痛、宫寒、腰酸等经期不适。
8、月经初潮心理压力大,精神比较紧张,肚子疼痛难忍等。
英草凤宁贴技术背景:
痛经,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,是以行经期间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,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。我国妇女的痛经发生率为3.1%左右,痛经随月经周期而发,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、冷汗淋漓、手足厥冷甚至昏厥,给日常工作、学习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。据临床统计,约有30%以上的乳腺增生疾病是由痛经所导致,而乳腺增生患者演变为乳腺癌的机率为25%,因此,痛经还可以间接导致乳腺癌的发生;大部分的痛经都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的,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,其中大约50%左右的人会引起不孕。由此可见,痛经的危害极大,需要积极治疗。
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,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,故又称功能性痛经,多见于青春期少女、未婚及已婚未育者;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,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等所致,疼痛时间较长,可于经前出现,甚或排卵期即出现疼痛。临床上,西医对于痛经的治疗多采用口服化学药物制剂,如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、钙通道阻滞剂以及醋酸棉酚等,这些药物治标而不治本,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易于导致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而弱化疗效,另外,还能够引起肝肾损伤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。中医认为,痛经主要是在经期受到治病因素如情志所伤、经产不洁、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的影响,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,使气血运行不畅,胞宫经血流通受碍,以致“不通则痛”,其病位在冲任、胞宫、变化在气血,表现为痛证。中医关于痛经的描述首见于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》,经文中有:“带下经水不利,少腹满痛,经一月再见者,土瓜根散主之”,记述了痛经的症状及治疗。相比西医来说,中医能从整体上调节脏腑机能,达到标本兼治,在改善症状以及远期疗效方面体现了明显的优势,同时副作用较小。中药内病外治法是中医学传统特效的治疗方法之一,具有药物经皮吸收和刺激经络穴位的双重治疗作用,疗效显著,副作用低,且使用方便。满足了女性对于痛经的需求。
本贴剂充分发挥了中药配伍的复方作用,靶性效应突出,透皮输药快,可直达病位,并能在病灶处储存药性,方便安全,既能代替物理疗法,又能在效果上比药物疗法好许多,使患者在一种温暖的环境中得到治疗。
使用方法:将本贴剂贴于腰部或小腹部,每天一次,一次一贴或两贴,8-12小时即可取下。